投资者关系
返回
四川大决策投顾:轮胎行业引领中国制造出海
来源:投资者关系         2025-04-07 23:09:31

  四川大决策投顾:摘要:海外市场对国产轮胎需求粘性提升,同时轮胎不同于半导体、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其既不存在“卡脖子”技术,又直接作为消费品触达终端,对通胀影响较大,长周期看关税大部分会被终端消费者所承担。随着中国轮胎相比欧美的制造成本优势进一步拉大,中国轮胎进一步向高端产品突破,以及海外轮胎相比国产轮胎的品牌溢价逐渐收敛,中国轮胎未来诞生全球轮胎巨头的核心逻辑依然明确。

  世界轮胎工业发展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作为汽车工业的上业,轮胎产业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持续发展,新车市场的发展与汽车保有量的持续不断的增加,为轮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从全球市场看,目前世界轮胎产业已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高度发达的产业,并已进入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发展时期。

  轮胎兼具制造属性与消费属性。一方面,轮胎作为汽车的零部件,行业发展与汽车行业的发展保持一定相关性,受到宏观经济周期、汽车制造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具备一定的周期性。另一方面,存量汽车又需要在零售替换市场上更换轮胎,是存量汽车的必选消费品,具备一定消费刚性。

  轮胎消费需求偏刚性,配套跟随整车生产变动,替换跟随行驶里程或者汽车保有量变动。据米其林公告数据,2023年全球轮胎消费量17.85亿条,同比+2.3%。乘用车及轻卡车胎、卡客车胎受到所有经销商去库存的影响,对经销商的销售需求(sell-in demand)比对消费的人的销售需求(sell-out demand)更具波动性;但2023年底库存已回到正常状态水平,米其林预计未来两种需求将紧密保持一致。分类型来看,配套轮胎板块得益于供应链限制的放松,需求同比增加,已回到2019年的水平;替换轮胎板块,全年受到经销商去库存影响,整体而言销售水平有所降低。

  目前新能源车占比的快速提升带来了全球乘用车轮胎新的需求增长点,原因主要在于新能源车自重大、加速快与噪音低的新特性对轮胎提出了多项新需求,除了给全球轮胎制造业带来全新挑战也给了后发轮胎品牌一次弯道超车的机遇。由于轮胎现有体系中“不可能三角”的存在,若为满足续航能力与行车安全性这两个最重要的需求,在耐磨性上就会有所欠缺,现有部分头部轮胎企业就遵从了上述选择思路,放弃了部分的耐磨性,来换取滚动阻力的下降与轮胎自重的减轻,从而满足更长续航里程、更好抓地能力与更多的噪声吸收。在这一选择下,意味着轮胎磨损的加速,因此导致更短的替换周期与更高的轮胎消费量。

  中国是轮胎消费大国,伴随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汽车产量的上升,中国轮胎市场规模不断成长,根据米其林年报,2023 年中国半钢胎全球需求占比约为 17%、全钢胎占比为29%。但在我国广阔市场之下,中国轮胎市场仍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中国轮胎产能众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截至 2022 年我国轮胎行业的主要企业共有 2648 家;从消费结构来看,2023 年我国半钢胎出口比例约为 54%,全钢胎约为 67%,仅靠内需无法充分消纳现有产能,国内轮胎市场也往往容易陷入价格竞争。另一方面,中国轮胎市场主要被外资品牌所占据,据轮胎商业汇总,2022 年中国轮胎品牌市场渗透率约为 47.1%,且主要以中低端市场为主,尤其是在乘用车配套领域中高端车型轮胎几乎全为外资品牌轮胎。

  为规避贸易壁垒,国内轮胎企业前往海外建立轮胎工厂。因为中国轮胎出口美国存在高额反倾销税率,中国轮胎企业为应对贸易壁垒,纷纷开启产能出海,前往海外建立产能。根据车辕车辙网、各公司公告,目前国内轮胎企业已在海外包括泰国、越南、柬埔寨、塞尔维亚、摩洛哥、墨西哥等地建立工厂。

  近二十年间轮胎行业三巨头市场占有率明显下滑。轮胎行业三巨头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固特异市场占有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根据米其林年报援引轮胎商业数据,2003年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三家合计市占率为 55.7%。而到了 2022 年三巨头合计市场占有率已下滑至 38.9%。

  轮胎行业是典型的加工制造业,对于国内企业而言23 年原材料成本普遍占据总成本的 70%以上,人工与制造成本大幅低于海外企业,由此带来了国内外轮胎制造成本的差异。从高管薪酬来看,海外企业高管人员薪酬明显高于国内,如三角轮胎 2019 年高管薪酬中披露其副总经理托尼.诺比罗年薪高达 773 万人民币,约是彼时其总经理薪酬的 8 倍。

  从人均销售额来看,海外轮胎企业人均销售额与国内企业大致相仿,但考虑到其轮胎售价通常可达国内1.5-2 倍,若剔除价格因素则海外人均销售量或远低于国内企业,即国内胎企用工效率大幅高于海外。一方面,海外工厂通常运行年限较长,所用设备或工艺较为落后;而国内轮胎企业后来居上,所建工厂智能化程度更高,由此带来用工人数差异。另一方面,受海外工会以及 ESG 等社会压力,即使工厂经营不佳,为满足就业要求企业也会被迫保留大量劳工。大量的过剩雇佣叠加海外较高的用工成本使得海外人工成本进一步增加,综合考量之下中国轮胎较海外轮胎更具成本优势。

  中国轮胎凭借杰出的成本控制能力,在保证轮胎性能的前提下,所售轮胎均价大幅低于海外主流品牌。参考美国轮胎销售网站Simple Tire,相同规格轮胎海外品牌售价通常是中国品牌的 1.5-2 倍;从美国海关进口均价来看,自欧洲、日本等地区的进口均价也明显高于自中国、东南亚(包含诸多中资品牌)等地区。伴随慢慢的变多的正面使用反馈,“便宜好用”的中国轮胎正逐步受到海外消费者的认可,中国轮胎的海外扩张之路也正处于加速阶段。

  自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以来,中国轮胎正逐步赢得欧美消费者的青睐,国产轮胎正凭借性价比优势开启“全球替代”。2019 年以来,海外高通胀环境为国产轮胎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有利机遇,海外消费的人在消费降级下更倾向于选择高性价比轮胎;经过多年的使用反馈,国产轮胎逐步受到海外消费者的认可。自2022 年以来,主流海外轮胎品牌收入增速年年在下降,至 24H1 多数企业甚至会出现负增长;相对而言多数国内企业依然保持了相对可观的收入增长,全球轮胎市场正呈现“西退东进”趋势。受益于海外对高性价比轮胎的需求和对中国品牌接受度的提高,我们预计中国企业全球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海外市场对国产轮胎需求粘性提升,同时轮胎不同于半导体、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其既不存在“卡脖子”技术,又直接作为消费品触达终端,对通胀影响较大,长周期看关税大部分会被终端消费者所承担。随着中国轮胎相比欧美的制造成本优势进一步拉大,中国轮胎进一步向高端产品突破,以及海外轮胎相比国产轮胎的品牌溢价逐渐收敛,中国轮胎未来诞生全球轮胎巨头的核心逻辑依然明确。

  1.2024-9-26华福证券——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持续赋能,引领国产轮胎第二轮出海

  4.2024-3-13国联证券——中国轮胎加速出海,性价比开启“全球替代”

  (分享的内容旨在为您梳理投资方向及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买卖依据,您应当基于审慎原则自行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别来”“感觉有一亿人”!聪明人已回程?网友:“不到200公里的路程,开6小时才到”!

  小米 15S Pro 手机“意外曝光”:有望搭 UWB 技术、90W 快充

  好玩!iQOO Z10 Turbo Pro、REDMI Turbo 4 Pro参数同时现身

  女孩从7个月开始就跟着爸妈跑车,帮着叠雨布 盖篷布 像个小大人,父母:从小就带在身边 不想变成留守儿童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